(一滴不漏是不是成语)深入探讨一滴不漏的起源及含义,这个成语究竟是何意思?

频道:手游攻略 日期: 浏览:396

成语“一滴不漏”起源于古代,原意是指水滴不从容器中漏出,形容极为精细,没有一点遗漏或浪费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做事非常细心,没有疏忽,或者说话、写文章等表达得非常周全,没有遗漏要点。

在不同的语境中,“一滴不漏”可以有以下几种含义:

1、形容做事细心:指在执行任务或处理事务时,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周到,没有遗漏或错误。

2、形容表达周全:指在写作、演讲或讨论中,观点阐述得非常全面,没有留下任何疑问或未解答的问题。

3、形容记忆力好:有时候也用来形容人的记忆力非常强,能够记住所有的细节,没有遗忘。

常见问答(FAQ):

(一滴不漏是不是成语)深入探讨一滴不漏的起源及含义,这个成语究竟是何意思?

1、问:“一滴不漏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哪里?

答: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《柳河东集》中。

2、问:除了“一滴不漏”,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?

答:类似的成语包括“滴水不漏”、“细水长流”、“水到渠成”等。

3、问: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应用?

答:在现代生活中,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工作上的细致入微,如项目管理、文件处理等;也常用于形容学习上的认真细致,如复习考试、做笔记等。

4、问:这个成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典故或者故事?

答:没有特别的典故或故事,但它与古代的滴水计时器有关,古代人们用滴水来计时,如果滴水器制作得极为精确,就能够做到“一滴不漏”。

参考文献:

1、《汉语成语大词典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。

2、《古代汉语词典》,商务印书馆,1998年。

3、《中国成语故事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2年。